浙江省吴泰机械集团[瑞安市绿洲机械有限公司]
  欢迎光临 www.lu-zhou.com
        www.cupmachinery.com
     
首页 English 繁体中文版
易筋经 繁体

易經筋

(一)段:『舒 筋 圖』。《運調息之氣:鼻納、鼻吐》

第一式:【羽客揮扇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由前下方、向左側向上回撥、猶如掏水向後方潑出一般《吸》,接著、放下雙手再向右潑之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二式:【紫燕拋剪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身體左轉90度,微坐右腿左腳回勾七星,雙手仰掌雙撩兩側平胸,挺胸《吸》;身體回轉 180度,微坐左腿右腳回勾七星,雙手下甩後、平掌雙開拉上,含胸拔背《吐》.《為之一輪數》.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三式:【仙鶴舒翼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先右後左、向前劈掌直拉而下劈右手《吸》;劈左手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.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四式:【倒插黃旂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叉腰、左步左出、身左轉成弓箭步站定,右手前挑、向上掄摔後下拉至正後方、取其轉折之極限《吸》;順勢、身回轉成右弓箭步、收回右手叉腰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.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.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五式:【羅漢推碑】

身體微向下蹲下,左掌前推、右掌回拉盡量貼近腋窩,左右掌來回互推,左右各推一掌為一讀數,讀數時、單數《吸》雙數《吐》.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六式:【雲鴻振羽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身體右甩、肩部反抖、挑雙手左前右後屈肘反切、以虎口拍打身體,左前手反拍:手太陰肺經《雲門、中府》附近,右後手反拍:足太陽膀胱經《腎俞》附近,《為之一輪數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讀數時、單數《吸》雙數《吐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七式:【虎子春腰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身微右轉、重心坐左、掂右腳、身體盡量後仰、雙掌上托至頂《吸》;全身放鬆下伏,雙腿微屈、雙手下垂,收小腹、身體盡量貼向右前腿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.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八式:【童子拜佛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雙手握虛拳抱腰、身體 輕鬆直立,左平拳向左平撩《吸》;立足不動身體前伏,左拳盡量碰到右腳尖《吐》;身體立起左平拳原線而回左向《吸》;收回左手抱回腰際《吐》;《為之一輪數》,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九式:【掃徑尋梅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兩側雙開擴胸、至頂上相疊《吸》;雙腿直立、身體下伏、雙手下按壓住丹田《吐》;雙掌輕貼左腿下、手掌心盡量貼地《吸》;身右轉、手掌在地上畫一弧形至右腿跟旁《吐》;身體仰身直立而起、雙手拉回丹田《吸》;全身放鬆、回歸中平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十式:【蛟龍出水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掌心向下、向前平撩齊胸《吸》;《為第一讀數》,雙手全鬆、向下快速後甩《吐》;借後甩反彈之力、雙掌復前撩平胸微停《吸》;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十一式:【金龍攬柱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兩掌互搓《七七49下》,左掌履頸,由右履左《快呼吸氣一口》,《為之一讀數》,接著、右掌履頸,由左履右《快呼吸氣一口》,《又為一讀數》,讀數《12數》後回歸中平,《為之一輪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輪》共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,呼吸自然、雙手捏《劍訣》,交替輕壓揉:手太陰肺經《雲門穴》,左右各壓揉《12數》潤肺。

第十二式:【金龍攫珠】

兩掌互搓七七四十九下,向左掌心《女右掌心》吸而吞之,《非大吸、一喳即可》,雙掌陰置、呼吸自然,以虎口輕敲丹田兩側《12數》後、深呼吸一口,養丹田之氣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數》,即《吞氣3口、輕敲丹田兩側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、完成第一段行功圖。

第(二)段:『順 氣 圖』。《運調息之氣:鼻納、鼻吐》

 

第一式:【摘星換斗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掌右採《吸》左封、於右腋窩處放定《吐》,右掌轉托而上右置於頂、左掌壓掌向下左置於跨、眼望下手《吸》,原式保持不動《一呼一吸》,身向右轉、雙手掄至右腰際放定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二式:【雲鵬摩空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兩側上撩而上《吸》,雙掌撩至胸前平掌雙合《吐》,完成預備式,雙掌內推,掌心微向內用力翻掌磨盤《吸》,雙掌放鬆微向外拉平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三式:【力托泰山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仰掌相對、上拉齊胸《吸》,雙手翻掌托天、掌尖相對中指輕觸,臉向左偏、眼望左肩《吐》,女則望向右肩,臉隨目轉順手望向右肩《吸》、女則反之,雙手兩側、雙開放下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四式:【前朱雀勢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右手抱拳左手向前直撩齊胸《吸》,左手向左反手橫出握拳至盡《吐》眼望左手,收左手抱腰、眼轉回平視前方《吸》,雙手放下全身放鬆《口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五式:【左右青龍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右手抱拳左手向左平撩而出、齊胸後向面頰握拳而回《吸》,左拳直穿而下雙手放鬆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六式:【背後玄武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雙手握拳抱腰,左掌前撩而上向後平出《吸》,左掌下壓握拳收回腰際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七式:【龍虎相交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外開向上圈而下《吸》,雙手圈至胸前成半合十狀《吐》,雙掌相交翻掌向上托起、腳微掂起《吸》,稍停後雙手雙開回復原位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八式:【童子拜佛】

本式呼吸採行《自然呼吸法》,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合掌胸前如拜佛狀,微提右腳輕扣左腿肚,全式不動,吸一數、吐一數、默數《12數》,全身放鬆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凡《3輪》:1數為右扣腿、2數為左扣腿、3數則雙蹲;共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。

第九式:【穩走天梯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疊掌輕貼小腹不動、提右腿屈膝向上《吸》,左腿微蹲、右腿向前騰空踢出、將右腳向前踩直,猶如仙人渡步一般《吐》,收右腿屈膝《吸》,雙手貼腹不動、落右步、將身體站起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十式:【巧女紉針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掌向前平撩而起後,將拇指翹起握成虛拳、屈肘雙開擴胸拉回、拇指指向琵琶骨內側《吸》,雙手以拇指虛劃身體、下拉慢慢至丹田處,步隨之,微蹲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十一式:【金針暗渡】

本式呼吸採行《自然呼吸法》,雙掌互搓七七四十九下,以雙掌外緣、掩目輕揉一圈後順鼻樑拉下、為一數,凡《12數》行功三輪、共行功《36數》,呼吸自然以手掌尖敲刺手陽明大腸經《天鼎穴》,左右各敲刺《12數》暢肺氣。

第十二式:【金龍攫珠】

兩掌互搓七七四十九下,向左掌心《女右掌心》吸而吞之《非大吸、一喳即可》,雙掌陰置、呼吸自然,以虎口輕敲丹田兩側《12數》後、深呼吸一口,養丹田之氣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數》,即《吞氣3口、輕敲丹田兩側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、完成第二段行功圖。

第(三)段:『千 八 攢』。《運調息之氣:鼻納、鼻吐》

 

第一式:【歇步觀花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向上雙開闊胸《吸》,雙手後收雙刁,以手背頂住腰眼《吐》,身體右伏伸頸、坐左步右腳回勾七星、身體愈低愈好《吸》,全式不動《呼吸三口》後身體直立站好,《為之一輪數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二式:【倒八字式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腳尖內扣,雙掌壓膝,慢壓雙膝、撐直雙腿、頭擺正眼望前方,吸為一讀數、吐又一讀數《默讀12數》,雙手快鬆、屈膝《呼吸一口》,《為之一輪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三輪、共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三式:【正八字式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腳尖外向雙開,左前右後腳掌盡量平行微屈下蹲,右手叉腰擴胸、左手反掌撐住左膝,撐左腿、吸一讀數、吐一讀數《默讀12數》,快鬆站起《呼吸一口》,《為之一輪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三輪、共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四式:【仙鶴伸頸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腳跟慢慢掂起,雙手向前慢慢平拉刁起齊胸、頸盡量上提《吸》,全身快速鬆開、原地鬆手收跟《吐》,收手下垂、回原位後《呼吸一口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五式:【青象吸針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兩側雙開《吸》,向前拉平、手伸直、掌心向下、含胸《吐》,雙手直伸不動、原掌下刁《吸》,滿吸後以口快放《吐》手雙鬆垂下,收手回位後、呼吸一口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六式:【揉泥丸宮】

本式呼吸採行《自然呼吸法》,腦後枕骨之上為之『崑崙』,前腦頂髮際上一寸為之『泥丸宮』即『囪門穴』,雙掌互搓七七四十九下,左手掩『崑崙』、右手壓『泥丸宮』,雙手左右互揉《12數》,行功三次、共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,呼吸自然、以指尖輕敲:足陽明胃經《頭維穴》,左右各輕敲《12數》去頭痛。

第七式:【魁星點元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扣一指禪、前拉胸前成十字手放定《吸》,左步左開微向下坐、雙手不動含胸拔被《吐》,左手一指禪左推、右手一指禪緊扣右腋窩手臂橫舉平肩《吸》,全式不動《呼吸三口》後身體直立站好,《為之一輪數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八式:【鋪地金勢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兩側外開而上《吸》,上右腿成七星全身下壓、雙手順勢圈下、盡量貼近右腳尖《吐》,全勢不動《吸一口氣》,全身仰起含胸拔背,雙手撩置身前外開四十五度、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雙手平開而出、直接進行反向動作、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九式:【鴛鴦交頸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雙開45度、擴胸《吸》,身體向前伏下、雙手後刁至頂盡頭《吐》,全式不動、雙刁手內轉刁嘴相對,吸一讀數、吐一讀數、慢讀《12數》後仰身立直,《為之一輪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三輪、共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十式:【請令牌式】

雙手互握立於胸前,雙腿蹲小馬步,雙手內撐、雙腳掂起、愈慢愈好《吸》,全身快速鬆弛、腳跟落地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十一式:【腰橫玉帶】

雙掌掌背互搓七七四十九下,雙手空握、身體微仰、雙手背輕貼腰眼《大吸》,雙手背上下反擦腰眼《慢吐》,凡十二數《為之一輪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輪》共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,呼吸自然、雙手扣《鷹爪手》,交替掐扣:足太陰脾經《周榮穴》,左右各掐扣《12數》去胸鬱。

第十二式:【金龍攫珠】

兩掌互搓七七四十九下,向左掌心《女右掌心》吸而吞之《非大吸、一喳即可》,雙掌陰置、呼吸自然,以虎口輕敲丹田兩側《12數》後、深呼吸一口,養丹田之氣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數》,即《吞氣3口、輕敲丹田兩側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、完成第三段行功圖。

第(四)段:『小 勞 圖』。《運導引之氣:鼻納、口吐呵氣》

 

第一式:【反身射鵰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先淡吸一口氣,身左轉上左弓箭步、雙手前挑左前右後齊胸靜置,身後坐、坐右腿、撐直左腿、右手盡量拉回、猶如拉滿弓一般《深吸》,全式不動、右拳化掌原地撐壓《吐》,身右轉成右弓箭步、雙手前挑右前左後齊胸靜置、進行反向動作《呼吸一口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二式:【結跏參佛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手指交叉互相握緊、雙手前撩而上、腰部盡量向後仰《吸》,身體向前伏腰而下、雙手直向下槌至雙腳之間、愈低愈好、下伏時全身放鬆自然連彈三下《三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三式:【開碑推山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身向左轉成弓箭步、先左後右向左劈扎、成左掌收腰、右掌齊胸直劈之勢《吸》,身右拉成馬步、右掌收右腰、左掌左向橫推、置於身體左方下垂45度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四式:【馬後拋刀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兩側雙開《吸》,步下蹲馬步、雙手上圈後、握虛拳以十字手抱於胸前《吐》,身體左轉成弓箭步、左手伸直右手橫肘《吸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五式:【神龍抖甲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身左轉、開左步成左弓箭步、左掌撐住左腿、右手輕鬆下垂《吐》,右手由左圈撩而上、向右方平採而下齊胸《吸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六式:【金雞啄食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握虛拳、置於兩跨外側,左腿上提、右腿微屈蹲、雙肘向後上提《吸》,全身放鬆、回復原位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七式:【倒拽牛尾】

雙腳打開一個半肩膀之寬度,身體輕鬆直立,身體右轉成右弓箭步、雙手向右撩出《吸》,左手向左頂肘、右手原地反拽、步左轉成左弓箭步《吐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八式:【潛臥龍潭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外開擴胸《吸》雙開至頂後,身體向前伏下、雙手交叉互握、欲低欲好《吐》,完成預備動作,身體向上慢仰、叩手不變拉至丹田前《吸》,身向下伏、手最好碰地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九式:【金蛇伏地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掌手指交叉扣住、翻掌向上、仰頭推掌而上至頂《吸》,全身下彎、雙掌不變、膝打直,雙掌連按地《左、中、右》三下《吐氣三口》,上身仰起、使身體直立、雙手雙展後回復原位《換氣一口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十式:【紫燕側翅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手肘不動、掌撩上至腋窩時反穿而下、肘隨手轉、雙手右上時左下、左上時右下、連綿不絕,呼吸自成格局不受動作管轄、先兩吸再兩吐,讀數依呼吸、兩吸為一讀數、兩吐又為一讀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十一式:【霸王卸甲】

本式呼吸採行《自然呼吸法》,雙掌互搓七七四十九下,垂左手、右掌貼左肩下至左肘《12數》,行功凡《3輪》,1輪左、2輪右、3輪雙,共計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,接著、呼吸自然、以拇指扣捏、右手捏左腕、左手捏右腕:手少陰心經《神門穴》,雙手交互推揉、各《12數》鬆神。

第十二式:【金龍攫珠】

兩掌互搓七七四十九下,向左掌心《女右掌心》吸而吞之《非大吸、一喳即可》,雙掌陰置、呼吸自然,以虎口輕敲丹田兩側《12數》後、深呼吸一口,養丹田之氣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數》,即《吞氣3口、輕敲丹田兩側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、完成第四段行功圖。

第(五)段:『貫 神 圖』。《運導引之氣:鼻納、口吐呵氣》

 

第一式:【童子提爐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虛握空拳,拳眼相對相隔一拳之距離,離身一拳垂置於前、雙手直垂,手型不動手指用力、如提物向上一般、向上拉提至丹田前方停止《吸》,雙手鬆勁、雙手化掌向下壓出、雙掌盡量內扣、壓至雙手直垂而止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二式:【雙龍奪珠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虛握空拳拇指外翹,兩拳相對相隔一寸,拇指指向丹田前方靜置,雙手型不變、雙手用力、曲肘向上慢提外拉、至齊肩擴胸位置而止《吸》,雙手鬆勁、雙手化掌向下壓出、雙掌盡量內扣、壓

回至原來位置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三式:【歇步舉槍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輕鬆下垂、握空拳疊置《右上左下》身前,右手向下用力、左手向上將雙手直挑而起、至齊胸位置《吸》,雙手鬆勁、雙手化掌向下壓出、雙掌循原來動作反向壓回至原來位置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雙手上下交換又為一輪數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四式:【翼德折槍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虛握空拳,兩拳眼相對相隔一拳距離,向前平舉齊胸,雙手原位向內轉扣、雙肘內夾向內拉回《吸》,雙手鬆勁、雙手化掌向前推出、雙掌微向內扣、推回至原來位置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五式:【玉虎旋風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虛握空拳,兩拳眼相對相隔一拳距離,向前平舉齊胸,雙肘不動、雙拳用力翻轉向上拉回腮間《吸》,雙手鬆勁番肘、雙手化掌向前推出、雙掌微向內扣,推回至原來位置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六式:【蛺蝶穿花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仰拳兩側雙開後、曲肘拉雙拳至耳際《吸》,雙拳反鑽而下、拳盡量貼近身體兩側、至穿直而止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七式:【雙星會聚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前後相疊、置於丹田前方,雙手雙抄而上、兩側雙開擴胸、手臂伸直立一指禪,中指盡量回勾《吸》,全身放鬆、雙掌循原來動作反向壓回原位置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八式:【燕子抄水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前後相疊、置於丹田前方,雙手向後拉至兩側、立一指禪中指盡量上提、雙掌盡量內扣《吸》,全身放鬆、雙掌循原來動作反向壓回原位置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九式:【臥虎撲食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《吸》,雙腿伸直、身體前伏而下、雙掌順腿外側下、至掌心扶住腳背止《吐》,跨以下不動、翹臀部、上身拉起90度、胸部盡量仰起、雙手挑起立掌直撐前方《吸》,身體直立而起、雙手伸直不動、雙掌下垂《吐》,雙手下垂45度、雙開後以掌心撐住後腰《吸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十式:【九鬼拔刀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握拳背緊腰際,右手右開由右側圈上後曲肘腦後、身體後仰、使後 腦枕於右肘間《吸》,身體前傾立直、右拳前段用力後段鬆勁以胸線微分界、循原來動作反向壓回至原來位置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十一式:【袖裡乾坤】

本式呼吸採行《自然呼吸法》,雙掌互搓七七四十九下,雙手互抱、左手右手肘至腕部、右手亦左手肘至腕部《12數》三次,共計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,接著、呼吸自然、雙手捏《劍訣》,同時交替輕壓揉:手太陽小腸經《天窗穴》,左右各壓揉《12數》醒腦。

第十二式:【金龍攫珠】

兩掌互搓七七四十九下,向左掌心《女右掌心》吸而吞之《非大吸、一喳即可》,雙掌陰置、呼吸自然,以虎口輕敲丹田兩側《12數》後、深呼吸一口,養丹田之氣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數》,即《吞氣3口、輕敲丹田兩側36

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、完成第五段行功圖。

第(六)段:『拱 真 元』。《運導引之氣:鼻納、鼻吐哼氣》

 

第一式:【浪裡掏金】

雙腳打開一個半肩膀之寬度,身體輕鬆直立,右手下斜45度、向右之;左手橫撈於小腹之前方放定《吸》,順勢反抖、右手向右側前方拍出;左手則輕貼丹田護勁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二式:【哪吒攪海】

雙腳打開一個半肩膀之寬度,身體輕鬆直立,右手仰掌由下撩上、左手陰掌由上壓下、走太極圖交錯而過、左手停於小腹前《吸》,左掌不動、右掌向右圈壓而出齊胸、左掌同時原地微壓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三式:【雙龍吐珠】

雙腳打開一個半肩膀之寬度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盡量環抱《吸》,雙掌兩側齊胸雙撐而出、先右後左先後發勁、同時步法下蹲為馬步坐定《快吐兩口氣》,臉隨發勁而動、先看右手厚望定左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四式:【二郎擔山】

《本式呼吸採用三吐一吸法》,雙腳打開一個半肩膀之寬度,身體輕鬆直立,身體彎下、連敲三處:一敲雙跨、二敲大腿外側、三敲小腿肚《連吐氣三口》,坐馬步身體挺直、雙手握拳挑起輕鎚胸部後向兩側雙開齊胸《吸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五式:【猛虎戲山】

雙腳打開一個半肩膀之寬度,身體輕鬆直立,收右腿右轉、雙手左圈右撩似十字手《吸》,右掌前探而出、左手護肘微壓《吐》踏出右弓箭步,《為之一輪數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六式:【白虎洗面】

本式呼吸採行《自然呼吸法》,雙掌互搓七七四十九下,雙手掩面輕揉一圈後,向兩側摟至後頸中央而出,凡十二數、三次,共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,接著、呼吸自然、雙掌手指交叉貼住腦後,雙手拇指翹起壓住:足太陽膀胱經《天柱穴》,拇指同時圈揉《12數》醒腦。

第七式:【霸王舉鼎】

雙腳打開一個半肩膀之寬度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握拳、向上雙衝而上《吸》,全身下墜、坐馬步、雙拳下衝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八式:【天王托塔】

雙腳打開一個半肩膀之寬度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挑雙肘、兩側雙開平挑齊胸《吸》,全身下墜、坐馬步、雙拳下鎚大腿內側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九式:【雄獅絞尾】

雙腳打開一個半肩膀之寬度,身體輕鬆直立,左手微扣腰、右手右向齊胸採出、坐馬步《吸》,左手右前方直出、右手拉回扣腰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十式:【青龍翻騰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步不動、身左轉至極限、雙手扣肘抱胸《吸》,雙拳兩側外開平打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十一式:【遊龍潛臥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掌互搓七七四十九下,腿直身前伏、雙掌大腿至膝後處《12數》,《為之一輪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愈慢愈好,行功三輪共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,呼吸自然、雙手捏《劍訣》,交替輕壓揉:足少陰腎經《俞府穴》,左右各壓揉《12數》暢氣。

第十二式:【金龍攫珠】

兩掌互搓七七四十九下,向左掌心《女右掌心》吸而吞之,《非大吸、一喳即可》,雙掌陰置、呼吸自然,以虎口輕敲丹田兩側《12數》後、深呼吸一口,養丹田之氣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數》,即《吞氣3口、輕敲丹田兩側36

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、完成第六段行功圖。

第(七)段:『導 引 圖』。《運導引之氣:鼻納、鼻吐哼氣》

 

第一式:【左探龍珠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呼吸先行自然,右手貼丹田、左手前伸、完成預備動作,左掌引氣《慢吸》,鬆手放氣《快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二式:【右探龍珠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呼吸先行自然,左手貼丹田、右手前伸、完成預備動作,右掌引氣《慢吸》,鬆手放氣《快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三式:【金龍吸水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呼吸先行自然,雙手前伸、完成預備動作,雙掌引氣《慢吸》,鬆手放氣《快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四式:【左虎聽風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呼吸先行自然,右手揹腰、左手側開下斜45度、完成預備動作,左掌引氣《慢吸》,鬆手放氣《快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五式:【右虎聽風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呼吸先行自然,左手揹腰、右手側開下斜45度、完成預備動作,右掌引氣《慢吸》,鬆手放氣《快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六式:【猛虎伏洞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呼吸先行自然,雙手側開下斜45度、完成預備動作,雙掌引氣《慢吸》,鬆手放氣《快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七式:【左展翅翩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呼吸先行自然,右掌貼後腦、左手側撐齊胸、完成預備動作,左掌引氣、右肘外開擴胸《慢吸》,鬆手放氣《快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八式:【右展翅翩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呼吸先行自然,左掌貼後腦、右手側撐齊胸、完成預備動作,右掌引氣、左肘外開擴胸《慢吸》,鬆手放氣《快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九式:【雄鷹振翅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呼吸先行自然,雙手兩側雙撐齊胸、完成預備動作,雙掌引氣《慢吸》,鬆手放氣《快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十式:【乾坤一氣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呼吸先行自然,雙手向上直舉、完成預備動作,雙掌引氣《慢吸》,鬆手放氣《快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十一式:【腦後摘星】

本式呼吸採行《自然呼吸法》,雙掌互搓七七四十九下,左手輕壓『泥丸宮』不動,右掌拉後頸,由左向右輕摟,凡《12數》,雙掌再行互搓七七四十九下;換手為之。接著、呼吸自然、以拇指扣捏、右捏左、左捏右,推揉:手厥陰心包經《曲尺穴》,雙手交互推揉、各《12數》活氣血。

第十二式:【金龍攫珠】

兩掌互搓七七四十九下,向左掌心《女右掌心》吸而吞之,《非大吸、一喳即可》,雙掌陰置、呼吸自然,以虎口輕敲丹田兩側《12數》後、深呼吸一口,養丹田之氣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數》,即《吞氣3口、輕敲丹田兩側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、完成第七段行功圖。

第(八)段:『撤 放 圖』。《運調息之氣:鼻納、鼻吐》

 

第一式:【童子抱琴】

《本式採用自然呼吸法》,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握拳、肘微曲、置於兩跨前方一寸處,《默數七七49數》每數一數拳加一緊、只緊不鬆,然需微微加力、切勿猛握,讀數畢、鬆手放勁《調息三口勻稱呼吸》。

第二式:【內閉鴻門】

《本式採用自然呼吸法》,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握拳、拇指翹起向對、肘微曲、置於丹田前方一寸處,《默數七七49數》每數一數拳加一緊、拇指原地攪動一下、只緊不鬆然需微微加力、切勿猛握,讀數畢、鬆手放勁《調息三口勻稱呼吸》。

第三式:【搠口纏纓】

《本式採用自然呼吸法》,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上舉握拳、肘微曲、雙拳置於太陽穴兩側一寸處,《默數七七49數》每數一數拳加一緊、只緊不鬆,然需微微加力、切勿猛握,讀數畢、鬆手放勁《調息三口勻稱呼吸》。

第四式:【金盤托天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上舉握拳、屈肘、雙拳向上、雙臂雙開抬平擴胸、小臂與大臂成直角放置,《默數七七49數》每數一數拳加一緊、只緊不鬆,然需微微加力、切勿猛握,讀數畢、鬆手放勁《調息三口勻稱呼吸》。

第五式:【藤蘿掛壁】

《本式採用自然呼吸法》,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上舉握拳、拇指翹起、肘微曲、雙拳置於雙耳兩側、拇指離耳一寸處指定,《默數七七49數》每數一數拳加一緊、拇指原地攪動一下、只緊不鬆然需微微加力、切勿猛握,讀數畢、鬆手放勁《調息三口勻稱呼吸》。

第六式:【羅漢托竿】

《本式採用自然呼吸法》,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前舉握拳、屈肘、雙拳向上、雙臂抬平齊胸、 小臂與大臂成直角放置,《默數七七49數》每數一數拳加一緊、只緊不鬆,然需微微加力、切勿猛握,讀數畢、鬆手放勁《調息三口勻稱呼吸》。

第七式:【禹王索蛟】

《本式採用自然呼吸法》,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前舉握拳、雙臂抬平齊胸,小臂與大臂成直角放置,《默數七七49數》每數一數拳加一緊、只緊不鬆,然需微微加力、切勿猛握,讀數畢、鬆手放勁《調息三口勻稱呼吸》。

第八式:【韋馱獻杵】

《本式採用自然呼吸法》,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前舉握拳、拇指翹起、肘微曲、如環抱狀、雙手拇指相隔一寸相對,《默數七七49數》每數一數拳加一緊、拇指原地攪動一下、只緊不鬆然需微微加力、切勿猛握,讀數畢、鬆手放勁《調息三口勻稱呼吸》。

第九式:【分光捉影】

《本式採用自然呼吸法》,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握拳兩側雙開、雙臂抬平擴胸,《默數七七49數》每數一數拳加一緊、只緊不鬆,然需微微加力、切勿猛握,讀數畢、鬆手放勁《調息三口勻稱呼吸》。

第十式:【倒拖金鞭】

《本式採用自然呼吸法》,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握拳、肘微曲、反穿身後、置於兩跨後方,《默數七七49數》每數一數拳加一緊、只緊不鬆,然需微微加力、切勿猛握,讀數畢、鬆手放勁《調息三口勻稱呼吸》。

第十一式:【海底金針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先深《吸》氣一口氣,男以左手、女以右手之中食二指塞住鼻孔、另手掌托肘,默數《12數》後,速放食指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接著換氣一口手勢不動繼續行功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共《36數》,12、24、36數,於放氣之後,空嚥氣一口,呼吸自然、拇指相互輕揉:手少陽三焦經《絲竹空穴》左右各輕揉《12數》鬆神,接著、雙手以拇指尖、輕摳挑四指尖《36數》以降血壓。

第十二式:【金龍攫珠】

兩掌互搓七七四十九下,向左掌心《女右掌心》吸而吞之,《非大吸、一喳即可》,雙掌陰置、呼吸自然,以虎口輕敲丹田兩側《12數》後、深呼吸一口,養丹田之氣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數》,即《吞氣3口、輕敲丹田兩側36

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、完成第八段行功圖。

第(九)段:『小 歸 元』。《運調息之氣:鼻納、鼻吐》

 

【渡蓮花池】

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捏劍訣、向上曲肘撩起、於胸前扣十字手後、挑肘翻手平胸、十字手伏於胸前《吸》,鬆手下甩、雙手微開斜置兩側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【童子送書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捏劍訣、兩側雙開、上拉後曲肘、使劍訣指向陽穴《吸》,法微蹲、雙手劍訣相對、直推而出《吐》,身體立起雙手收回太陽穴側放定《吸》,雙手放鬆、直壓而下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【金光護法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捏劍訣、貼身平拉而上、仰手劍訣相對抬肘平肩擴胸《吸》,全式不動、劍訣原地外翻《吐》,雙手劍訣回扣、向上推直而上、雙臂微向兩側外開、抬頭眼望劍訣《吸》,鬆雙手、由兩側雙開放下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四式:【金山倒海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《吸》,雙手捏劍訣、右手左撩45度、左劍訣輕點右曲尺穴,身體微向左偏《吐》,左訣下穿、右訣曲肘上亮、雙劍訣反翻、右訣置於右太陽側、左訣反指地面、直右腳左腳虛點地面、右肘盡量頂天《吸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直接反身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五式:【盤坐蓮花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手捏劍訣、下斜45渡、兩側雙開《吸》,步法下蹲馬步、雙收內圈劍訣相對置於左膝上方、身微左轉《吐》,左手不動、右手隨身轉正馬步、右手右置《半吸》《為之一輪數》,直接直立反向為之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六式:【鳴通天鼓】

《本式採用自然呼吸法》,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以兩手掌心掩耳、食指加中指之上、以食指下彈之,猶如擊鼓一般,《同時擊打七七49通》,雙手捏劍訣、相互輕揉:足少陽膽經《懸顱穴》即一般所言之太陽穴、左右各輕揉《12數》袪風邪。

第七式:【祥光渡法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身體右轉、蹲左步收右腳掂步、雙手捏劍訣、下斜45渡、兩側雙開《吸》,上右弓箭步、雙手前伸翻甩、臂伸直掌背相對、手之高度不超過雙眉為度《吐》,全身不動、雙訣拉回眉心放定《吸》,全身鬆勁、雙手自然前推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直接反身又為一輪數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八式:【歸元一氣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掌仰掌離身一寸上拉、雙指相對相距一寸、拉至齊胸位置、步法隨式微蹲《吸》,掌下翻、循原位下壓、身隨之立起《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九式:【萬法歸宗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雙掌兩側展開、下垂45度、掌心向前擴胸《吸》,雙手原地翻掌下壓、仍側垂45度《吐》,行功時頭微仰、目微閉、開光一絲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切勿用力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。

第十式:【老僧入定】

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微閉目開一絲光,鬆身直立《輕吸》,手指腳趾微屈扣《輕吐》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時全身放鬆愈慢愈好,行功《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,雙手輕壓:足厥陰肝經《章門穴》、左右同時圈揉《12數》以暢氣結。

第十一式:【拔天火爐】

《本式採用自然呼吸法》,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之距離,身體輕鬆直立,兩掌心掩耳、掩時輕、拔時稍重、猶如拔罐狀,《外拔七七49通》。

第十二式:【金龍攫珠】

兩掌互搓七七四十九下,向左掌心《女右掌心》吸而吞之,《非大吸、一喳即可》,雙掌陰置、呼吸自然,以虎口輕敲丹田兩側《12數》後、深呼吸一口,養丹田之氣,《為之一輪數》,行功《3數》,即《吞氣3口、輕敲丹田兩側36數》後回歸中平式、完成第九段行功圖。

 

易筋经 繁体 易筋经 简体 丹道 内功经    
  ......回顶部......
纸杯机,纸碗机,纸餐盒机,纸碟机,纸碗外套机械制造网 ©2006-03-10版权所属 瑞 安 市 绿 洲 机 械 有 限 公 司
电话: 0577-65595131 传真:0577-65595131
地址:浙江省、温州市、瑞安市飞云镇林垟工业区25号 邮编:325207